学案1
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学案 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
本 走进生活 2012 年 11 月 8 日,胡锦涛在 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,十七大以来的五
案
栏 年,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、
目
开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。我 关 们要全面把握机遇,沉着应对挑战,赢得主动,赢得优势,赢
得未来,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。根 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要在十六大、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。
学案1
思考: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小康社会?
特点是什么?
提示: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小康是全面小康,其特点是更高水平、
本 学
比较全面和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。
案 栏
目标导航 1.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。
目 开
2.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。(重点)
关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本 一、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
学 案
1.总体小康
栏 目
(1)表现:至 20 世纪末,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“三步
开
走”战略的第一、第二步目标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、生
关
活质量明显提高。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
此得到解决,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小康水平 ,实现了由
贫困到温饱、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。
(2)特点: 低水平的、不全面的 、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。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提醒 正确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:低水平是指虽然我国经济总
量已达到一定规模,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。不全面,是指目前
本 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消费的满足,而发展消费还没有得到
学 案
有效的满足,社会保障还不健全,环境质量有待提高。发展不
栏 目
平衡,是指地区之间、城乡之间,发展的水平差距不小。
开
关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1.结合实际情况,谈谈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什么变化? 提示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谈谈,具体内容略。
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2.全面小康目标
(1)特点:本世纪头二十年,我们要集中力量,建成全面惠
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会。
(2)具体目标:①将成为 工业化 基本实现、综合国力显著
本
学
增强、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。②成为人
案 栏
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、生活质量明显改善、生态环境 良好
目 开
的国家。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 、具有更高
关
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。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、
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。⑤成为对外更加
开放、更加具有 亲和力 、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。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提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特点:一是时间的长期性,大约
需要 20 年时间;二是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,全面小康社会并
本 不是要求所有地区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全面小康,而是有条件的
学
案 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,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,加快
栏 目
发展。
开
关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2.判断: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,就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。
本
提示 错误。促进经济增长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其中
学
案
一个措施。
栏
目
开
关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二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
1.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,在
发展平衡性、协调性、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,实现
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。
本
科技进步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,进入创新型国家
学 案
行列。工业化基本实现,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,城镇化质
栏 目
量 明显提高,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
开 关
著,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。
2.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。
3.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。
提醒 不能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全国人民同时达到
小康水平。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学案1
3.判断: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成小康
社会的新要求。
本
提示 错误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侧重强调经济
学 案
方面;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还涉及政治建设、文化建
栏
设、生态建设、社会建设等方面。
目
开
关
诱思·自主学习区
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
学案1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探究点一 总体小康社会
本 学
背景材料
案 栏
某校高一(18)班同学在学习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
目 开
标》一框时,同学们围绕“生活的变化和小康社会”展开了
关 热烈的讨论,并搜集了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材料一 当今“小康社会”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 1984 年
3 月首先提出,此后,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“小康”概念,
本 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“三步走”战略的第二步,界定为达到小
学 案
康。按世界通行的标准,人均 400 美元以下为贫困;400 美元
栏 目
至 800 美元为温饱;800 美元至 4 000 美元为中等生活水平,
开 关
即小康;人均 4 000 美元以上为富裕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材料二 我们当前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我国的人
均收入在 2000 年就已超过 800 美元,而 2011 年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 5 432 美元,排名世界 89 位。从衣食住行我们能切实 感受到这种变化。
本
学
案
栏
目 开
材料三 2003 年至 2011 年,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10.7%,
关 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3.9%的年均增速。2011 年,我国国
内生产总值达到 47.2 万亿元,扣除价格因素,比 2002 年增
长 1.5 倍。十年间,我国经济总量先后超过英国、法国、德
国、日本,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中国已连
续 3 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问题探究
(1)邓小平同志的“三步走”指哪“三步”?
答案 第一步:到 1990 年,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
本
一番,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。
学
案
第二步:到 20 世纪末,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90 年再增长
栏
目
一倍,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。
开
关
第三步:到 21 世纪中叶,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
家水平,人民生活比较富裕,基本实现现代化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(2)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,请判断我国目前的居民生活达到了
什么水平?然后结合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,从微观上概括我
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
答案 至 20 世纪末,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“三步走”
本 学
战略的第一、第二步目标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、生活质量
案 栏
明显提高。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,
目 开
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,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、再由
关 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。
(3)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?
答案 我国进入总体小康水平,从宏观上表现为:国家的整
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归纳总结 (1)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。科学发展观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。 (2)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,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。在本世纪头 20 年,做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
本
学 经济体制,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,大力推进信息化进
案
栏 程,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。
目
开 (3)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
关
作为重要目标。把党的领导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 一起来,加强制度建设,确保人民当家作主。 (4)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,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深度思考
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(GDP)?
答案 GDP 表示一个国家(或地区)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
本 学
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。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
案
平的基本指标或者总量指标。
栏
目
开
关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背景材料
材料四 我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但是人均国
内生产总值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,仅为日本的十分之
本 学
一,仍是发展中国家。
案 栏
最新统计表明,上海、北京、天津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
目 开
度已经超过 60%,但全国尚有近三分之二的省(区、市)农村
关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 30%。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,一些传
统农业大省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较低:湖南(19.4%)、河南
(15.7%)、安徽(13.9%)。下面是学生搜集到的两组图片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本
第一组图片:东西部地区的学生在上课
学
案
栏
目
开
关
第二组图片: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与繁华的都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问题探究
(4)从材料四中,你能总结出当前小康社会的特点吗?试结
合材料说明。
本 学
答案 我国当前的小康只是总体上的小康,其特点是:低水
案 栏
平,刚刚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;不全面,经济虽然得到较快
目 开
发展,但环境保护、文化发展等问题重视不够;发展不平衡,
关
地区之间、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误区警示 全面小康不能等同于同步小康:
全面小康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同步进入小康。
不同地区的建设进程是不同的,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。
本
学
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更快些,率先实现现代化;落后地区
案
栏
要奋起直追,加快发展;同时国家要做好“八个”统筹,
目
开
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。
关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探究点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背景材料
该班同学对全面小康社会充满了憧憬。发言、讨论非常
激烈,材料搜集也非常新颖。
本
学
材料一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要求的十大亮点:
案
栏
目
开
关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材料二 2012 年 11 月 8 日,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 中指出,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要在十六大、十七大 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。
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
点拨·合作探究区 问题探究
学案1
(1)结合材料一,谈谈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有什么特
点?并指出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(或目标)是什么? 答案 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是更高水平、比较全面、发展比
较平衡。其表现为:
本 学
①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、国内市场总
案 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。
栏 目
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、生活质量明显改善、生态环
开 境良好的国家。
关 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、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
神追求的国家。
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、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
结的国家。
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、更加具有亲和力、为人类文明作出更
大贡献的国家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(2)依据材料二,请概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?
答案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
展,在发展平衡性、协调性、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,
本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。科
学
案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,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。
栏 目
工业化基本实现,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,城镇化质量明显提
开 关
高,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,区域协调
发展机制基本形成。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。③资源节约
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。
点拨·合作探究区
学案1
思维拓展 什么是生态文明?
所谓生态文明,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。它以尊重和维
护生态环境为主旨,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,以未来人类的
继续发展为着眼点。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,强
本 学
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、共处共融。这种
案 栏
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、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,那就是
目 开
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,不断提
关
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。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,
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性,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,强
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,而不能随
心所欲,盲目蛮干,为所欲为。
赏析·真题感悟区
本
学
[动态发布]
案
栏
2012 天津高考,5
目 开
2012 新课标全国卷,16
关
2008·海南高考,5
学案1
赏析·真题感悟区
学案1
[命题特点]
(1)重要考点: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。
(2)命题形式:一般以客观题为主。
本
(3)能力要求:结合图表、时政材料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
学 案
读信息、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,题目难度不大。
栏 目
(4)学习指导:本学案的知识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,在复
开 关
习时要注意与科学发展观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知
识结合起来;从时政角度看,要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
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表述。
赏析·真题感悟区
学案1
命题点一 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
1.(2008·海南高考)二十世纪末,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,但 还是低水平的、不全面的、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。我国
本 学
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
( D)
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本世纪头二
案 栏
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
目
求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“三步走”战略第三步目标的
开 关
重要步骤
A.①②
B.①③
C.②③
D.②④
解析 注意依循题干逻辑,材料要求的是对“要实现从总
体小康到全面小康”目标的科学判断,②④符合题意,①③
不合题意,选 D。
赏析·真题感悟区
学案1
命题点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
2.(2012·天津高考)右图是我国对农村
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
象数量的柱形图。对该图的正确解
本 学
读是
()
案 栏
A.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,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
目 开
B.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,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
关
C.扶贫标准的提高,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
人口
D.扶贫标准的提高,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
赏析·真题感悟区
学案1
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扶贫标准
在提高,扶贫对象数量在逐年增加,说明国家提高扶贫标
准,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,C 项符合题意。
扶贫数量的多少,并不能说明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,A 项
本 学
错误;
案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主要是由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
栏
目
带来的,不是单靠增加扶贫对象数量带来的,B 项错误;
开
关
不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,促成了合理有序分
配格局的形成,D 项表述错误。
答案 C
赏析·真题感悟区
学案1
3.(2012·新课标全国卷)2011 年 1 月,R 市以居住证制度取
代暂住证制度,300 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
“暂住”状态,在劳动就业、医疗卫生、教育等 12 个
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。这一举措 ( B )
本
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
学
案
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
栏
目
A.①② B.①③ C.②④
D.③④
开 关
解析 解答本题,找好题眼很重要。本题的题眼是“在劳
动就业、医疗卫生、教育等 12 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
的权益”,这就体现了①③。 ②说法错在“消除”二字上;这些措施可能加大城市管理支
出,因此④说法错误。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学案1
本 1.目前,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。总体小康的
学 案
具体表现是
(A )
栏 目
①从微观上看,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、生活质量明显提高
开 关
②从部分上看,一些居民已经非常富裕 ③从宏观上看,
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④从总体上看,国家已经
不存在贫穷现象
A.①③ B.②④ C.①②③ D.①③④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学案1
2.2012 年 11 月 8 日,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称,要为建
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。全面小康社会
( C)
①是邓小平提出的“三步走”战略的最后一个目标 ②要
本 学
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,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③其出发
案 栏
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④是一个不平
目 开
衡的发展过程
关 A.①②③④ B.②③④ C.③④ D.④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学案1
3.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有
(B)
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,全面小康社会,将使人
民生活更加殷实、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
费的小康,而全面小康社会,追求的是物质、政治、精神
本 学
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
案 栏
小康,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、城乡、各阶层的差距
目 开
④总体小康是我们党的近期目标,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党
关
的最终奋斗目标
A.②③④ B.①②③ C.①②④ D.①③④ 解析 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,④错误。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4.下图漫画《因小失大》给我们政府的启示是
学案1
( B)
本
学
案
栏 目
①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②坚持绿色消费,勤俭节约、艰苦
开 关
奋斗 ③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
④顺应时代潮流,为企业经营制定正确的具体策略
A.①② B.①③ C.②③
D.②④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5.下面是祖孙俩的一段对话:
学案1
本
学
案
栏
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对话的理解。
目
开
答案 (1)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。
关
(2)我国目前达到的是总体小康水平,这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
成就,但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目前只是刚刚迈进小
康社会门槛,是一个低水平、不全面、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。 (3)在本世纪头二十年,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、更加全面、更加
平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。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学案1
个性与共性区分法(3 题) 这类题目常常是考查某一现象或某一事情的个性特征,却
本
学 在选项中将个性和共性的东西混在一起,需要认真加以
案
栏 区分。
目 开 关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学案1
1.现阶段,我国已经初步实现小康,并正在为建设更高
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。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
本
学
平认识正确的是
案
(C )
栏
A.只是在经济上实行全面小康
目
开
B.已经实现全面小康,只是水平仍较低
关
C.是低水平、不全面、发展不平衡的小康
D.是少数人的小康,多数人仍处于贫困状态
演练·当堂检测区
学案1
2.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最根本的是
( D)
A.贯彻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
B.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
本
C.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
学
案
D.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
栏
目
开
关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>
2013-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图文
★相关文章:
-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: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Word版含答案教案
- 高中政治 10.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.
- 2013高中政治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
- 高中政治 10.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Word版全面版
- 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
- 教育最新K12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课时练习:10.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
- 2019-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0.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(讲)(提升版)新人教版必修1.doc
-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: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Word版含答案教案
- 高中政治 10.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.
- 2013高中政治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
- 高中政治 10.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Word版全面版
- 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
- 教育最新K12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课时练习:10.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
- 2019-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0.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(讲)(提升版)新人教版必修1.doc